好,接下來雖然是心得,但是有雷,考慮清楚後再往下閱。
密碼: confessions


























第一章,神職者。


神職者說的是教師這種身分,在此篇也展開本書的序幕。
謀殺案已經被用意外結案,但事件卻正要開始。

每件事情的結束本來就是另外一個事件的開始。

神職者


被害者的親人是一位導師,她學期末的結業式對班上同學做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告白。

先是說說她的生平,提到她的無緣丈夫,提到她可愛的小女兒,
最後她說,她那被以意外結案的小女兒,是被謀殺的。

此時雖然用代號稱呼兇手為少年A和少年B,
但對於該兩人的描述卻可讓班上同學簡單的知道是誰。

成績優良的A,自閉又害羞的B。

她對全班關於自己女兒溺斃的意外事件,背後卻是被那兩人謀殺的告白- 事發的情形與結果,
以及,她在兩人剛喝下的牛奶中加入了愛滋病人的血液。


說到這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用這種方式是很難讓人被感染,但是對於瞭解不深的人,
光是愛滋兩字就讓人恐懼極了,即使到現在也是一樣。

如果知道對方跟愛滋病人有交往甚至面對著愛滋病人,還是有人會連眼神交接都害怕的。


書名,我想就是從這位導師說出口的"告白"而取名。


感想:
這章節中說明了一個母親對於女兒被殺的憤怒與復仇。
用平靜的方式,柔性的暴力。





第二章,殉教者

這是以班上的班長用觀察的角度所寫下的一篇。
關於後來接任的熱血男教師,對於自以為了解學生,用自以為的熱情去對待每件事情。

班長本身因為是班長,於是被牽連著,跟著這男教師一起去拯救迷途的羔羊-少年B。

而主角告白的效應也在此開始滋生蔓延,少年A正常上下課,但卻遭受到同學的排擠與欺負。
少年B的害怕與恐懼,搭配上天生懦弱的個性,躲在家裡藏在母親靡下。

這之中班長也被推入欺負的行列,她被認為是少年A的同夥,被強迫與少年A接吻。
而之後,卻因少年的邀約而真的和少年A交往。

男教師崇拜著一位類似麻辣教師GTO的角色,認為拯救學生是當務之急。
班長跟著男教師進行每週的家庭拜訪,對少年B持續且熱誠的關愛。


卻沒想到最後的拜訪甚至造成了該少年B的弒母舉動。

想到什麼就作什麼,在班長的眼中男教師自認為的熱情和親切卻是一種不長眼。
因為不知道班上發生過什麼事情,所以做出的付出與熱情顯的十分可笑。

男教師一昧追逐彷彿聖人般的師職,其實也不過是滿足自我的虛榮與成就感。

是否真打從真心,在此篇結尾即見真章。



感想:
使用"殉教者"這篇名,的確一開始就點出作者筆下這位熱血男教師,
為了理想的教育事業,而如獻身祭典般活在自己創造出來的成就感中。







第三章,慈愛者

這篇很特別的用日記來敘述,少年B的媽媽是個傳統的賢妻良母。
對於兒子的呵護根本是寵溺。

這位母親典型的顯示出怪獸家長的特徵。


怪罪學校怎能讓單親媽媽來教導正值青春期的兒子呢?

更認為導師到家裡來對兒子做出誘導式的問話,知道兒子殺人後的震驚,
但卻認為兒子是被同學誤導誘惑,後來基於恐懼才殺人。

對於兒子不想去學校,但又怕鄰居眼光,於是強迫兒子到醫院開個類似心理病的証明,
讓自己對於兒子窩在家裡不出門的態度能心安理得的寵讓。

隨著新任教師多番的拜訪,面對兒子詭異的舉動,
她只能配合配合再配合,為兒子想藉口想理由,告訴自己兒子的轉變都是別的原因造成。

直到有次她看不過去兒子的髒亂,而給兒子吃了安眠藥以便幫他剪髮,
卻不知道這樣的舉動造成兒子內心的轉變。

最後,她得知了兒子殺人的理由,無法接受幸福美滿的家庭居然出現破綻,
她決定,帶著兒子共赴黃泉。


感想:
把兒子的人生扛在肩上,這是真的愛,還是假愛之名行控制之實?







第四章,求道者


少年B的內心,本來雖然有許多心事,但也還算風平浪靜。

之前被別人欺負,進警局後卻不是導師來接他,而是隔壁班男導師,
讓他心底種下導師是只顧自己孩子的人。

但是本身的不優秀,加上母親總是說他善良,因而對世上憤恨不平。

無意間發現母親寫信給學校說不該只表揚成績優秀的學生,那樣不公平。
而後跟優秀的少年A搭上線後,母親開心的說"阿,是那個優秀的學生",而知道母親明明是在意自己不夠優秀。

但雖然如此,少年B仍是十分開心能交到一個優秀的朋友。

帶著母親做的餅乾,邀約少年A到家裡吃蛋糕,他十分開心且沉浸在與朋友的友情中。
甚至和對方擬定了整人計畫,挑了導師的女兒後,在計畫中被少年A不斷搶話讓他心生不滿。

在對象不如預想中只是嚇的大哭,而是直挺挺的倒下,他嚇的抱住少年A直抖,卻被少年A撥開。
此時他才知道,少年A一直就是打算殺人,且挑上他只是需要有人幫他廣播宣傳。

但是,少年B沒想到,小女孩沒死,少年B抱起小女孩後發現她沒死,心底是又想哭又想笑。
卻又想起少年A烙下的話,他心一橫溺死了小女孩。


這時候少年B湧起了優越感,瞧,連拿過獎的少年A做不到的事情(殺人),我卻做到了呢!
之後由於老師的告白,少年B卻害怕上學,怕被同學制裁,害怕被欺負,怕被殺。

但也很怕自己出去傳染病毒給人,於是躲在房間裡面不出去。
過度的潔癖是自以為的保護家人,放任自己骯髒則是認為自己會死,所以任由頭髮長身上汙垢增生,卻反而覺得就覺得是活著的希望。

面對熱血的男教師每週的拜訪感到生氣,並遷怒於母親。

學期末男教師最後的拜訪讓他崩潰,原來躲起來的只有他,少年A居然躲過了同學的欺負!!

後來母親剪了他的頭髮,卻引起了他的心態改變。
既然他活著,那應該也去傳染其他人...少年A不也是活的好好嗎?

這種心態讓他去超商把血染在每樣飲料和商品上,當母親去帶他回家後,他則選擇對母親告白。

人是他殺的,他有看到女孩醒來。
母親要他承認是恐懼才這麼做,但他卻不順應母親承認。

後來母親上樓説自己教育失敗,並拿刀想與他一起自盡,少年B卻反失手殺了母親,隨後崩潰的痛哭,心底喊的是 " 媽媽,帶我走阿....."



感想:
這篇裡面看的出來少年B追求的只是同齡間的所想擁有的同伴,對於母親的依賴,是害怕無法生存。
而此也看出母親對於外人的看法是多麼重視,覺得自己小孩永遠的無辜,是被逼的被帶壞的,當這樣的信仰被打破,母親卻只能用贖罪似的方法想帶兒子一起離開人世。

另外,社會給予老師/醫生/護士這類職業的人要求真的太高..
聖人沒那麼多,這些人不過也是凡夫俗子,只是剛好靠這些職業餬口飯罷了。




第五章,信奉者

一個渴求母愛的聰明少年,從小母親便教導他許多電子知識,沒有床邊故事沒有溫言暖語,僅是一昧的灌輸他,"你繼承了我的優秀"。


他開了網頁,在上面記載自己的發明,但卻被只會看A片的同學給亂成嘴砲版。

生氣的貼了幾個河邊屍狗的照片,卻被傳言成會在家做酷刑機器虐殺貓狗的人。

當然,但他拿嚇人錢包給導師時候被訓斥了,但當導師誤會他真的去殺野狗時候他也沒否認。


聰明的少年A的確聰明到將嚇人錢包寫成科展的發明,以挑釁的言語讓導師簽名送展,可惜錢包的發明雖然上了新聞,但隔天卻被更大的社會事件給蓋住。

少年A覺得就算做了好事,母親也不會看見,也不會飛奔來找他,於是決定殺人,最好登上版面,這樣母親就會飛奔而來吧?!

於是他挑了看起來很像好人的少年B當夥伴,假情假意的當他朋友。
心中卻睥睨著少年B自然且裡所當然享受著母親的寵愛,也許是羨慕,也許是忌妒,或者根本就是看不起這樣的少年B,在犯案後少年A對少年B說出了言語暴力 " 你是個失敗作品"。


而事發後,他果然受到同學的欺負,
本來覺得這樣也好,生了病母親應該也會來關心他吧,結果去驗血後並沒有得到愛滋。
他反而感到失望。

在第二章中,班長看起來似乎是個很天真善良的好學生,因為被欺負而與少年A進一步交好。

隨後少年A用同學對愛滋的恐懼,輕鬆結束了受欺的生活,但經由少年A的角度,看出班長也只是個崇拜犯罪者的女孩而已。
扭曲的她認為自己就該是那位犯罪者,她應該成為那樣的人,那才是她的身分。




但由於班長在某次說錯了話,她點明少年A是戀母狂,引起少年A不滿,將她掐死。

後來少年A自己去東京想見母親,卻意外的看到母親再婚的照片,且得知母親已懷孕的消息。

這對少年A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畢竟母親曾說過他是她唯一的孩子,自己信仰多年的信念瞬間煙消雲散。

悲傷又憤怒的他做了炸彈,並寫了一封情書給母親,並放上網路。


感想:
恩,就是個自戀的戀母狂。
用各種手段就是想引起母親注意與關愛,但卻沒有勇氣去直接面對尋找母親,
只能用這當理由,合理化自己所有脫軌的行為。




第六章,傳道者

這也是一個告白,導師在少年A啟動炸彈後撥打給他,並對他說出更驚悚的告白。

神秘的簡訊都是她傳的,精心策劃著讓兩個兇手受到制裁的戲碼。

不管是傳出去消息的少年C,或是懲罰點數制度,甚至最後撥打給少年A的這個電話號碼,都是導師的復仇計畫。

而熱血的男教師是崇拜丈夫的同校學弟,意外的讓她更順利的掌握了班上的情況。

看似專業學姊的建議其實卻是推動熱血男教師無意中的幫她執行復仇,並促進/回報各種進度。


少年B最後弒母她並不意外,但是少年A居然會想要到炸了全校學生這應該讓她哭笑不得。

但為了讓少年A嚐到真正的審判,於是導師將炸藥放到了少年A母親的研究室去...


導師雖說她曾祈禱少年A別啟動炸彈,但少年A還是啟動了。


而導師的復仇計畫也成功了,她的目的就是讓兇手也嘗到失去摯愛的人(而且是自己動手)。
















恩,導師為了為女兒報仇,擾亂了整個班的秩序。

讓少年B的家庭崩壞,讓少年A的母親被自己兒子炸死,連帶陪葬一堆研究人員。


對與錯已經很難衡量,雖然說兇手只能交給被害者家屬仲裁,但如果是像這樣的審判呢?

還是恰當嗎?


導師只想讓少年A和B感受切身之痛。

導師的丈夫卻為了讓妻子不陷入後悔中把牛奶掉包了,但妻子得知後仍繼續執行復仇。

導師的丈夫的確是神職者,
但卻忘記妻子雖是教職人員但也是人母,作一個母親懷胎十月的女兒被人惡作劇弄死的心情豈能說平復就平復。




看似普通的學生,其心機城府與內心的黑暗卻是波濤洶湧。




罪與罰 怎樣才能公平?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s by Blog Forum